一個“頭球”視網膜脫離
22歲大學生踢足球后突然看不見了,去深大總醫院眼科檢查后發現竟然是視網膜大面積脫落,幾乎完全喪失中心視力,幸虧醫生及時精巧手術,最大程度挽回了有用視力。
激情爭頭球 新生視力受損
22歲的小江(化名)是今年研一的新生,高度近視十多年,一直戴框架眼鏡。入學剛半個月,有天發覺看東西不太清楚,剛開始以為是眼鏡臟了,結果怎么擦也擦不干凈,總有塊陰影掛在眼前,但小江也沒太重視。
兩天后,小江照常和同學一起踢足球,比賽時奮力用頭重重頂了一下球,結果眼前的陰影越變越大,整個擋在了眼睛中間。小江覺得大事不妙,連夜去深圳大學總醫院看急診。
散瞳檢查證實,小江左眼的視網膜上方有兩大片裂孔,從裂孔開始,視網膜就像墻皮一樣翹了起來,已經波及黃斑區。
視網膜是眼球的內層,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就像一臺照相機里的底片一樣。黃斑區是視力最敏銳的地方,一旦受累視力會受到極大影響。小江的中心視力已經沒辦法用數字計量,在眼前50厘米的距離,只能依稀辨認出來是幾個手指。
高度近視人群需每年進行眼底檢查
據蔡莉介紹,近1000度的近視,會有大于28mm的眼軸,小江已屬于高度近視范疇。眼睛的長度是被拉長的,視網膜也因此變得很薄,存在一些變性區,長年累月后變性區內容易出現小的裂孔,然后逐漸卷邊、翹起,最終造成視網膜脫離的狀況。
“小江這次網脫(視網膜脫離)的根本原因是近視,但是由于踢球過程中,整個身體包括眼睛的局部晃動都比較明顯,眼睛里的玻璃體在晃動時進一步牽拉視網膜,加重視網膜脫離。而用頭頂球的動作,無疑是更為嚴重的沖擊”。
高度近視人群一定要注意至少每年做一次散瞳的全面眼底檢查,發現有變性區或者裂孔,可以做預防性的激光光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視網膜脫落的發生。
醫生巧手視網膜成功復位
此時,小江左眼的狀態相當于幾乎“盲”了。必須盡快處理,才能最大程度挽救有用視力。小江被緊急收入眼科住院病區,積極進行手術準備。
術前準備的時間也被充分利用起來,三面鏡檢查發現,小江左眼周邊視網膜像一塊千瘡百孔的破布一樣,除了大大小小近10個裂孔外,還有多片變性區。此外,右眼的視網膜周邊也存在變性區。醫生提前對右眼變性區,做了視網膜光凝,相當于提前在不牢靠的墻皮上釘上了釘子,可以大大降低今后“網脫”的風險。
一切準備就緒后,眼科蔡莉主任為小江做了左眼視網膜脫離修復術。
常規的視網膜脫離修復手術分為內路的玻切手術和外路的環扎手術。內路手術復位率更高,但是對眼內組織有騷擾,需要切除眼內有支撐作用的玻璃體,有時還需要切除晶狀體,或在眼內注入有頂壓作用的硅油或者長效氣體,所以術后有的患者要保持長期的俯臥位,有的還需要二次手術取油。
外路手術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上述問題,但是要求手術中定位精確,對于如此多發的裂孔和變性區,外路手術能否一次復位,就成了考慮的關鍵。
經過和小江一家人深入討論,考慮到患者比較年輕,為了盡可能減少眼內組織損傷的風險,蔡莉還是決定選擇左眼鞏膜外冷凝環扎外墊壓術的方案。術中,蔡莉小心翼翼處理了所有的裂孔和變性區,最終完全封閉,手術成功。
術后5天,小江的左眼視力恢復到了0.2,效果良好,醫生說用藥調養后視力還有希望進步,但是可能不能完全恢復到從前的視力。這么大范圍的視網膜脫落,有些眼底的損傷是不可逆的。
在小江的出院小結上,醫生寫下了“終身避免劇烈運動”的醫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軒慧 通訊員 焦陽、王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