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守護鄭州:他們夏頂烈日,冬冒寒風
中新網鄭州11月9日電題:守護鄭州:他們夏頂烈日,冬冒寒風
作者李貴剛闞力
從2020年新冠疫情到7月暴雨再到8月寒冬抗疫,歷經災情、疫情反復等多重考驗的河南省會鄭州,11月又遭遇了一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這段橫跨夏秋冬季節里,他們夏頂烈日、冬冒寒風守護著鄭州。
“社區人”:我們是“久經考驗”人
“(鄭州)‘7.20’暴雨以來,我們每天的工作狀態都是如此?!?1月8日晚10時許,自稱“社區人”的李雪婷才忙完防疫工作準備打道回府。
鄭州7月、8月曾經歷災情、疫情,如今再遭疫情。鄭州官方9日公布消息稱,11月3日至11月8日24時,鄭州市共發現30例確診病例和11例無癥狀感染者。
李雪婷是一名“80后”,也是鄭州市中原區桐柏路街道辦事處“萬人社區”平安街社區的黨支部副書記。自7月20日鄭州遭受極端暴雨以來,她和同事們每天幾乎都是連軸轉。
“我們都是‘久經考驗’的人了?!崩钛╂米猿暗?,“2020年疫情我們在大雪中摸索,今年7月在暴雨中救災,8月在酷暑中抗疫,11月又在寒風中抗疫,風霜雪雨一個不落?!?/p>
疫情當前,像李雪婷一樣的“社區人”正在用超負荷的付出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大白”核采人:夏抱冰,冬頂風
11月8日,鄭州啟動部分區域的全員核酸檢測,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部護士長朱琳一大早就和該院377名核酸采集醫護人員一道前往支援各個區域的核酸檢測工作。
而就在這一天,最高11級的刺骨大風、氣溫驟降15℃的寒潮和雨雪天氣一同襲擊鄭州。朱琳和同事在室外從早堅持直到城市燈火輝煌。
“因為風太大防護面屏很容易被風刮跑,核檢咽拭子也有被寒冷大風刮掉的,各種預料之外的情況時有發生”,朱琳說,“大家堅守到了晚上九點后,發現手都凍得沒有知覺了?!?/p>
而在今年8月鄭州五輪全員核酸檢測中,朱琳和同事的手卻被汗水悶得發白發腫。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口腔科醫生劉沛,也曾參加過鄭州五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當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夏日烈陽下,朱琳、劉沛等數以萬計核酸采集醫護人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被鄭州市民親切稱為“大白”。
尤其是在鄭州市第一輪重點人群核酸采集時,朱琳和同事一層層爬樓梯,一天下來,整個人完全虛脫。而在室外核酸采集的同事熱得實在無法忍受就抱著冰塊降溫。
“想想從夏季到冬季,不論酷暑還是嚴寒,我們都自己調侃說這個防護服除了阻隔病毒,冬不御寒,夏不防暑?!敝炝照f,“都說‘有一種力量無人能擋’,我想這也是我們能夠堅持下去的理由吧?!?/p>
劉沛認為,每一次撲滅圈死疫情,都是一次社會全員聯動的過程。正是各行各業的各個社會單元,擰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才能在一次次“戰疫”中取勝。
“志愿紅”:與大家共同面對困難
在鄭州“澇疫結合”等多重考驗中,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可謂最靚麗的一抹紅。
11月8日早7時,家住鄭州市鄭東新區志愿者王輝穿上厚厚的棉襖,披上“戰袍”紅馬甲匆匆出門,與一眾“志愿紅”頂著寒風“扎好架勢”。這一次,他們臉上多了些許從容淡定。
從炎炎夏日到寒風凜冽,王輝一共參加了今年鄭州六輪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工作。
回憶起今年8月份的首輪核酸檢測,王輝用“手忙腳亂”形容自己,“這次有了之前幾次的核酸檢測經驗,手腳麻利多了,大家都自覺提前準備好了二維碼,中午還有附近店主送來吃的?!?/p>
今年32歲的譚東林在7月抗洪救災中,他參與了鄭州一家大型商場抽水工作,“當時,我和商場的工作人員一起抱著水泵往深水區里面放,最深處能到脖子的地方?!?/p>
在8月鄭州市五輪全員核酸檢測中,譚東林往往都是利用下班時間走向街頭協助社區工作人員維護秩序,經常深夜12點才回家。
11月8日,譚東林和20多名志愿者一天協助完成7000多名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整個核酸檢測采集現場有速度也有“溫度”。
“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我愿意用自己微不足道的能力,干我能干的事情,與大家一起對抗所有的困難?!弊T東林說。
城市眾生:頑強樂觀面對困難
經歷疫情反復,加之災后重建,鄭州市民在面對嚴峻挑戰的同時,又表現得頑強、樂觀。
“受8月疫情影響,今年秋季開學時間晚,耽誤了很多課程,但教學任務還得如期完成?!编嵵菔幸凰鶎W校四年級班主任介紹說,這次疫情再度來襲,對學校及師生們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好在沒有停課,工作都在積極往前趕?!?/p>
“90后”陳航在鄭州經營一家水果小店,8月疫情時,他的店鋪關門歇業?!疤澚艘粋€月錢,但也是沒法的事?!标惡秸f,所幸鄭州本輪疫情對其沖擊不大,“希望疫情早點過去?!?/p>
“該檢測的檢測、該隔離的隔離,該封的封?!蹦赀^花甲的老鄭州人劉先生在完成核酸檢測后說,“只要大家積極配合,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正常的生活還得進行?!?/p>
冬日的鄭州,人匆匆,車如龍,都奔波在路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