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11月9日電題:5G助力貴州山區返鄉青年網上“淘金”忙
作者周燕玲
“90后”苗族姑娘楊文麗最近有點忙,不僅要與村里的繡娘們趕制各種苗繡制品和苗族服飾,還要每天在短視頻平臺直播3個多小時,用她的話說,“每天忙到飛起”。
楊文麗所在的化屋村位于貴州黔西市新仁苗族鄉的深山里,過去叫“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因村子背靠大山、面朝烏江,2015年之前楊文麗兜里的手機在家里完全是一個擺設,打電話需要爬到山頂才能找到信號。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村里5G信號全覆蓋,線上購物、網絡直播都很暢通?!睏钗柠惛嬖V記者,一些村民還會在電商平臺的直播間與城里人“拼手速”搶購商品。
2021年,化屋村作為貴州移動5G+數字鄉村示范點,目前已實現5G網絡全覆蓋,“網絡快到‘飛’起來,扶貧車間里的苗繡成品近70%都是通過直播帶貨銷售出去的,有些甚至賣到香港?!?/p>
在化屋村易地扶貧安置點的扶貧車間,記者看到身著苗族服飾的楊文麗正面對手機鏡頭,介紹一套色彩鮮艷、花紋稠密的苗繡服飾,“這套原價1800元(人民幣,下同)‘雙十一’期間只要1500元……”
直播休息間隙,談起村里變化楊文麗感慨萬千:早些年村民出山路是一道“手扒巖”,山路崎嶇,稍有不慎就會摔下懸崖丟了性命,然而現在不僅有兩車道的旅游公路直通化屋村,村里有些老人用手機刷短視頻、看直播甚至比年輕人還瘋狂。
此次是楊文麗第一次試水“雙十一”,不僅與22名繡娘加班加點準備各種苗繡制品,還附帶銷售村里的一些農特產品,比如手工黃粑、苗家米酒等。楊文麗希望,“山貨”能乘著5G的東風走得更遠更快。
跟楊文麗一樣備戰“雙十一”的還有“90后”小伙龍瑞,家住貴陽市息烽縣永靖鎮立碑村的龍瑞最近每天都要開著小貨車,到其他村收購農家酸菜、土雞蛋、干辣椒等農特產品。
“一個星期能賣3000多斤農家酸菜,估計‘雙十一’期間銷量能翻一倍?!闭谡砀鞣N農特產品的龍瑞說,只要是村里有的都能在網上賣出好價錢,一年賣“山貨”有100多萬元收入。
記者在龍瑞家看到,院子里請來幫忙的村民正麻利地把酸菜分袋打包,不遠處的屋內則堆放著一米多高的快遞包裹,每天都有好幾趟物流車輛進出院子。
“我們村作為貴州第一個淘寶村,每年這個時候都比較繁忙?!饼埲鹫f,“觸網”后村里放下鋤頭的村民越來越多,手機直播已經成了立碑村“新農人”的新農活。
如今,5G網絡全覆蓋的立碑村,許多村民在家里架起手機,對著鏡頭推銷辣椒面、小豆腐、辣子雞、糍粑等當地常見的農副產品。2020年息烽縣電子商務收入1.54億元,3000平方米的縣級物流快遞倉儲分揀中心實現物流快遞的自動化分揀、統一配送。
截至目前,貴州已建成5G基站3萬余座,為山里架起高速“信息橋”,5G進村不僅助力農產品從大山深處、田間地頭走到屏幕前的千家萬戶,也讓返鄉青年們網上“淘金”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