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照料孫輩,像候鳥一樣離開家鄉“漂”至陌生城市的老年群體被稱為“老漂族”。他們操著南腔北調,默默支持兒女的事業,但因為語言不通、生活習慣差異等原因,不少“老漂族”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應,甚至出現心理問題,使得身體和心靈都處于雙重漂泊的狀態。
反復出現的噩夢
是心理孤獨的表現
蘇奶奶半年前從福建老家來寧波帶孫子,小寶寶才10個月大,離不了人。剛來寧波的時候,蘇奶奶和老伴一起來,但沒過多久老伴就因為各種不適應一個人回老家了。語言不通加上飲食不習慣,蘇奶奶在寧波也不適應,但因為心疼職場打拼的兒子和手里嗷嗷待哺的小孫子,她咬咬牙留了下來。
蘇奶奶有高血壓、糖尿病,睡眠也不好。來寧波幾個月后,老人常常感覺身體不舒服。剛開始,兒子以為她是舊病復發,帶她去醫院看病,但檢查下來發現,一些慢性病的指標都很正常。多次求醫未果后,醫生提醒,是不是可以找心理醫生去看看。
來到心理診室,醫生發現蘇奶奶總是眼簾低垂、郁郁寡歡,就為她做了個抑郁量表測試,發現老人已經處于輕度抑郁的狀態。
蘇奶奶有20多年的睡眠障礙問題,原本在藥物控制下還是能睡上幾個小時的,但最近醒得早,尤其是夜里噩夢連連,夢里總是同樣的場景:自己回到大山里,山里安靜得可怕,深山的遠處有座廟……
“從她反復出現的夢境內容看,是心理格外孤獨的表現?!睂幉ㄊ锌祵庒t院副院長禹海航說,通過和老人聊天,發現老人自從來到寧波之后就被孤獨感所困擾。白天兒子媳婦去上班了,晚上兩個人回來又忙著管娃。蘇奶奶除了帶娃沒有太多交際,偶爾出門路上遇到同樣帶娃的老人想聊上幾句,但別人的方言蘇奶奶聽不懂,她說的閩南話別人同樣聽不懂。盡管十分渴望與人交流,但經歷過幾次“挫敗”后,老人很快失去了與人聊天的意愿。只有一次,她遇到一名福建老鄉,趕緊拉住人家聊了半天。蘇奶奶說,這是她在寧波感覺最快樂的一天。
了解了老人的問題后,醫生判斷老人是因為抑郁問題導致的睡眠失調加重。因此給出了處方:短期藥物治療雖然可以輔助睡眠,但老人內心孤獨感的問題,最終需要家人共同幫助解決。
一會兒胸痛,一會兒背痛
主要問題原來是情緒
“‘老漂族’出現心理問題的情況,在門診經常能遇到,沒熟人和不適應是他們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誘因?!庇砗:秸f,幾天前門診接診的一位東北老太周奶奶也讓他印象深刻。
周奶奶是為了接送孫子來寧波的,孫子上小學了,每天接送完,老人和老伴還有大把屬于自己的時間。但老人發現,小區里的老人雖然都挺熱情有禮貌,但聊不到一起去,不像在老家,出門下樓到處都能找到嘮嗑的人,一整天都不會覺得孤單。
周奶奶的老伴身體不好,而且性格內向,很少出門,這使得老人在家里也沒人能疏解她的情緒,感覺很痛苦。幾個月后,周奶奶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如以前了,一會兒胸痛,一會兒背痛,剛開始家里人以為她患上了心臟病,帶著她去大醫院檢查,結果是雖然指標略有異常,但和老人的感受并不相符。
帶著一大沓檢查報告單,周奶奶來到康寧醫院的診室,醫生診斷她是因為情緒問題導致的軀體形式障礙,是“心病”?!拔覀儾扇×怂幬镏委熀托睦碇委熞黄疬M行的方法,四次心理治療后,老人的身體不適狀況消失了。但這還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建議老人的兒子為她找老鄉,或是重拾一些老人的興趣愛好?!庇砗:秸f,一個月后,周奶奶再次來復診,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明顯好轉。原來,老人發現小區附近一個雜貨鋪老板是老鄉,這以后她空了經常去店里聊聊天,心情好多了。
抑郁和焦慮
是“老漂族”最常見的心理問題
“隨著寧波城市的擴容,外來人口的增加,跟著子女遷徙的‘老漂族’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問題亟待引起關注,其中抑郁和焦慮是最常見的問題?!庇砗:秸f,當一個隨遷老人面臨被“連根拔起”的生活時,除了老人本身因為語言不通、孤獨、不安全感、與老伴兩地分居等問題會出現不適應外,家庭成員間的摩擦和沖突也可能加劇。在門診他也遇到過因婆媳關系不和產生心理問題的老人。
如何緩解老人漂在異鄉的孤獨感?禹海航建議,養育幼兒的問題,子女能自己解決盡量自己解決,實在需要老人離開故土前來幫助,就需要時刻關注老人心理和情緒問題。即使工作再忙、生活再累,也要抽時間陪老人聊聊天,并幫老人尋找聊天的對象、交際的圈子,鼓勵老人重拾自己的興趣愛好,讓他們找到精神的寄托和情緒的出口。
寧波晚報記者 孫美星 王穎 通訊員 李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