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曾尋找“駝峰航線”飛機遺骸 河北一農民收藏4萬多個飛機部件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1-11-07 15:17:46

      圖為張長生和他收藏的飛機發動機。劉廣和攝

      中新網滄州11月7日電(記者王天譯)聽說有人發現了二戰時期“駝峰航線”上墜毀的美國軍機殘骸,他放下鋤頭,一紙機票就飛到了昆明。聽說中俄邊境有人售賣淘汰飛機部件,他收拾行囊,在黑河一住就是一個多月。憑借著這份對飛機的喜愛與執著,20多年里,他攢下了4萬多個飛機部件,還收藏多架飛機,建立了中國首家民間航空博物館。

      他叫張長生,是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孟店鄉張仁莊村村民。

      7日上午,中新網記者來到位于鹽山縣的航空科普館。在這里,除了各種航空儀表、黑匣子、機載雷達、整體發動機等飛機部件,還有多種飛機模型和有關航空知識的科普雜志。

      圖為張長生收藏的飛機。劉廣和攝

      69歲的張長生既是這里的館長,也是義務講解員,為來參觀的孩子們講解航空科普知識。

      張長生說,他年幼時就酷愛航空知識。1995年,他找到了一份拆解飛機的工作,往返于涿州、大連,拆解各式各樣的飛機。

      “這些飛機雖然被淘汰了,但很多部件還可以利用?!睆堥L生說,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飛機拆解下來的軸承、電線、鋁板等配件,經過加工,成了生產生活中的實用物品。

      “飛機上的各種儀表,無法用到人們的生活中,銷毀了又太可惜?!睆堥L生說,出于對飛機的喜愛,他開始收集飛機部件,并逐漸為此著迷。

      1997年,張長生在鹽山縣租了一塊空地,運來幾十架淘汰飛機。型號各異的飛機趴在田野間,引來村民們圍觀,熱心的張長生一邊拆解飛機,一邊向村民們講解。

      隨著飛機部件的不斷增多,1998年,張長生將拆解下來的部分飛機部件和幾十架淘汰飛機一同陳列起來,建立了中國首家民間航空博物館。2000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航空博物館改成航空科普館。

      圖為張長生收藏的飛機部件。劉廣和攝

      “政府的支持和大家的喜愛,讓我覺得自己做了件有意義的事?!睆堥L生說,他對飛機的收藏也更加癡迷,2004年秋,聽說有人找到一些“駝峰航線”上美軍飛機的殘骸,他顧不得秋種,連夜坐飛機趕到昆明,幾番輾轉,把這些部件背回了家。

      “駝峰航線”是二戰時期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終于二戰結束。由于航線跨越喜馬拉雅山脈,飛行條件極為惡劣,二戰期間,中國和盟軍在該航線損失飛機超600架。

      此后幾年,他又多次前往黑河,從當地購買俄羅斯淘汰飛機的部件。

      20多年里,張長生收集的4萬多個飛機部件中,有些已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彌足珍貴。很多科研機構和專家慕名而來,曾經一個儀表盤都舍不得扔的張長生,卻又表現出驚人的慷慨。

      20多年里,張長生先后捐贈給中國民航博物館401個飛機部件,捐贈給沈陽理工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學校和科研機構11架飛機。

      如今,年近70歲的張長生每天都沉浸在航空科普館內,為參觀者一遍遍地講解航空知識。他說,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學生了解、熱愛航空,讓祖國的航空事業更加輝煌。(完)

      標簽: 收藏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青海"網紅飼養員":疫情下"云吸大貓"
      下一篇:斬斷游戲租號背后的百萬“生意經”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