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漲知識”:秦半兩、漢五銖和5角硬幣,誰最重?

      來源:新華網時間:2021-10-27 15:17:42

      新華社南昌10月27日電題:“漲知識”:秦半兩、漢五銖和5角硬幣,誰最重?

      新華社記者袁慧晶

      “大秦雄風——秦始皇兵馬俑展”正在江西南昌漢代?;韬顕z址博物館展出,這次展覽讓兩位古代貨幣圈中的“大咖”成了樓上樓下的鄰居。它們就是一南一北、本無緣相見的秦半兩和漢五銖。兩者的出現對中國貨幣制度有哪些影響?你也可以來猜一猜,秦半兩、漢五銖和今天的5角硬幣,誰最重?

      先說共性,無論是秦半兩,還是漢五銖,它們都是為鞏固皇權、加強統治、穩定經濟而制成。

      秦半兩可謂是圈中的“大哥”。南昌漢代?;韬顕z址博物館副館長范麗君介紹說,秦始皇統一了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其中規定,以外圓內方的半兩錢為全國通行的貨幣。改幣制為二等,其中,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圓形方孔的銅幣為下幣,錢文“半兩”,供日常交易用,禁止民間私鑄。至于重量,秦制半兩為十二銖,相當于現在的8克左右。

      秦半兩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在此后的兩千多年間,我國貨幣基本沿襲了這種方孔圓形的形制,所以又被人們稱為“孔方兄”,一直到清末民初,才被機制銅圓取代。

      秦朝滅亡后,漢初承秦制,仍鑄行半兩錢。但由于當時允許民間私鑄錢幣,造成了幣制混亂,甚至出現了剪邊半兩、僅重1克的莢錢等錢幣,致使經濟一度混亂。直到漢武帝多次推行幣制改革,在元狩五年收回鑄幣權,規定上林苑為鑄幣機構,開始鑄造五銖錢,問題才得到解決。

      漢五銖再次實現了中央對貨幣鑄造權的集中統一。西漢時期的五銖錢,枚重五銖,形制規整,鑄造精良。范麗君說,?;韬顒①R墓北藏槨的錢庫中就出土了300萬余枚五銖錢,堆積高度達1.8米,總重量達10余噸。這批五銖錢根據錢幣上的記號特征、錢文字形字體、尺寸重量等,可細分為兩百多個種類。

      如果說秦半兩奠定了錢幣外圓內方的形制,那么漢五銖最大的貢獻應該就是它的重量了。范麗君說,“漢五銖”枚重約3克至4克。它既影響了此后中國歷代的鑄幣,同時和國外很多通用貨幣的重量相當。這充分說明它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流通需要是吻合的。令人稱奇的是,時至今日,我們使用的五角硬幣(3.8g)也在這個區間范圍之內。

      標簽: 五銖 硬幣 知識 最重 5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加拿大華裔女子買彩票中大獎 獎金超過預期約33倍
      下一篇: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專題活動防網絡詐騙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