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護關節”2021年世界關節炎日健康義診活動12日在岳陽醫院舉行。沈莉攝
中新網上海10月12日電(陳靜沈莉)天氣變冷,刮風下雨,是否感到膝關節酸痛不適;上下樓梯,是否感到膝關節疼痛;膝關節是否經常有彈響聲……如果有以上這些癥狀,那么你可能患了膝骨關節炎。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推拿科主任龔利當日接受采訪時表示,膝骨關節炎與年齡、性別、體重、損傷有一定的關系。在40歲以上人群中,膝骨關節炎患病率近三成,其中以女性居多。這主要與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有關。
這位專家表示,體重也是膝骨關節炎發病重要誘因,并指出,膝骨關節炎發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關節的受力不均,負荷過重。有研究發現發現,肥胖女性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男性則為4.8倍。龔利告訴記者,肥胖患者不僅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而且由于肥胖患者多出現膝關節內翻畸形,導致受力不均,負荷多加載在膝關節內側,引起了軟骨的破壞,造成了骨關節炎的發生。他指出,減肥能明顯降低膝骨性關節炎25一50%的發病率。
膝骨關節炎,以膝關節的疼痛,晨起僵硬,屈伸不利,關節異常響聲,甚至關節腫脹畸形等為主要臨床表現。中醫認為是感受了風寒濕邪,經脈阻滯,經絡不通,故又叫“老寒腿”。如何確診是否罹患膝骨關節炎?龔利直言,拍一個X線,發現有骨刺,就診斷罹患膝骨關節炎,這是不準確的。X線不是臨床診斷的唯一標準,臨床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以及膝關節疼痛、僵硬、骨性腫脹等癥狀結合相關檢查來確診膝骨關節炎。
龔利告訴記者,對于膝骨關節炎患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關節功能情況。如何客觀評價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呢?大多數膝骨關節炎患者在早期就存在步態的異常,而影像學檢查只是靜態地觀察受損膝關節的情況,尚不能客觀評估膝關節的功能。這位專家指出,步態分析技術,能夠動態、客觀、定量地評定人體步行功能,全面反映患膝關節的功能狀態。
“手護關節”2021年世界關節炎日健康義診活動12日在岳陽醫院舉行。龔利主任醫師團隊醫解答了民眾提出的關于膝關節、肩關節、髖關節的相關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教民眾進行有針對性的功法鍛煉等。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運用推拿手法治療早中期膝關節炎患者,能夠促進屈伸肌力的恢復,取得療效。龔利告訴記者,其團隊對膝骨關節炎從臨床治療方法到實驗作用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膝骨關節炎患者大多以疼痛、屈伸功能障礙、肌力減退為主要癥狀,可以“經筋”“筋骨并重”等經典理論為指導,通過以痛為腧的刺激,對屈伸肌群的松解,達到舒筋通絡,滑利關節的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