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綠色社區,濟南成果如何?綠色社區究竟是啥樣?9月1日,濟南市召開全市綠色社區創建工作推進會議,通過現場觀摩、會議研討、表彰先進等方式,讓參與其中的社區學先進、找差距、補不足。
截至目前,全市246個城市社區參與綠色社區創建工作,約占全市城市社區總數的30%。其中,已有137個社區達到創建標準。
全市已有137個綠色社區,年底全市三成以上社區達標
“目前,我市已完成《濟南市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實施方案》中‘開展試點示范階段,10%左右社區創建’的目標。”在9月1日召開的全市綠色社區創建工作推進會議上,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級領導干部張慶華介紹。濟南有246個參與創建,約占全市社區總數的30%。其中,已有137個達到創建標準,約占總數的17%。
2020年11月《濟南市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公布。根據《實施方案》,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區設計、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活動的全過程,以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方式,推進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向往。
“其最終目的是,要讓生態文明理念在社區進一步深入人心,推動社區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濟南市住建局城建處處長王志軍說。
為此,濟南市制定了任務計劃表:2021年底,全市30%以上的城市社區參與創建行動并達到創建要求,到2022年底,全市60%以上的城市社區參與創建行動并達到創建要求。
其中,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為“開展試點示范階段”。該節點中,濟南選取了10%左右社區作為試點示范,盡快啟動創建工作,實行“一社區一方案”。
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為“全面推廣開展階段”。該段時間內,濟南市將建設一批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示范教育基地,以點帶面。2021年底前將創建范圍擴大到30%的社區,2022年擴大到60%的社區。
一社區一方案,而非千城一面的同質化社區
濟南綠色社區創建工作推進會議上,為“學先進、找差距、補不足”,與會者們參觀了樂山小區、工人新村南村西區等多個已達標的綠色社區,
“我們社區目前已配備完善高清攝像頭、鷹眼、人臉識別和車牌號識別系統、智能巡邏設備等。”在樂山小區社區書記譚欣的帶領下,與會人員親身體驗了樂山小區智慧社區建設工作。
“智慧化程度那么高”,“管理真先進,而且便民”……來到該小區的“方寸間”智安社區綜合服務站,參觀團眾多成員們紛紛點贊。該站提供24小時無人服務,內設智慧警務自助服務區,配置警務服務自助一體機、公安業務查詢機等設備。
來到樂山小區“智安社區”項目的后臺,一整面墻的顯示屏讓參觀團們頗為震撼。小區鳥瞰圖、主要出入口、街道等高清畫面,都實時顯示在屏幕上,防尾隨、高空拋物等小區治理難點,不再是難事。
“這個方式特別好,我們也可以借鑒應用。”參觀樂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時,在中心的一塊群眾留言“吐槽板”前,商河縣一位社區工作人員駐足良久。
簡約且頗具中國風的正門,整潔一新、顏色溫馨的保溫外墻,藝術感十足的雕塑設計、隨處可見的花園走廊,尤其是朝霞廣場一帶以工人文化為主題的年代感設計……來到工人新村南村西區,參觀團們切切實實感受到“綠色社區創建”給這個老舊小區帶來的華麗“蝶變”。
“創建綠色社區,不只重面子,更重里子。”參觀途中,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區聯合黨委書記、西區社區黨委書記田象霞,指著該小區的一部加裝電梯說,“結合此次創建行動,我們拆除了這棟單元樓前的一處平房,給業主騰出空間加裝電梯。”
參觀團還參觀了綠地新城、萬科城、明輝豪庭等社區。綠地新城的超高植被覆蓋率、各類主題公園,萬科城的綠色社區宣傳普及、電動車充電站,名輝豪庭的紅色物業、垃圾分類工作都得到了參觀團成員們的贊賞。
“各個社區的社情不一,創建側重點也應因地制宜,因此我們實行了‘一社區一方案’”,王志軍說,綠色社區創建行動不是為了提供范式化的社區模板、打造千城一面的同質化社區,“要營造具有生命力的、可以共參共建共享、讓人民全方位滿意的宜居社區”。
5大內容26小項,綠色社區是一個“大籃子”
“綠色社區是一個‘大籃子’。”推進會上,山東省住建廳城建處副處長呂軍建表示,綠色社區是一項系統性綜合工程,應將“生態文明”發展理念貫穿于整個社區的發展中,“社區黨建、紅色物業、垃圾分類等工作都裝在這個‘大籃子’里面。”
根據《實施方案》,濟南綠色社區創建內容包括: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機制、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社區宜居環境、社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社區綠色文化五大方面。
“濟南市住建局會同發改、工信、公安等11部門將綠色社區創建標準細化為了26小項。”張慶華說,五大內容涵蓋了社區建設管理的方方面面。
“建立健全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機制”側重于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層面。具體為:綠色社區創建要與基層黨建、居民自治機制建設、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有機結合;搭建溝通議事平臺,實現“一社區一方案”;推動城市管理進社區,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推進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則側重于節能技術應用、垃圾分類宣教等方面。主要內容為:在老舊小區改造等市政民生工程中,采用節能、節水的綠色建材;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中,推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同時,鼓勵新建社區建設星級綠色建筑;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舉措,推進海綿化建設和改造,消除內澇積水問題;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完善相應機制。
“營造社區宜居環境”的目標為“實現社區綜合治理社區,消除安全隱患”。該項工作聚焦于:暢通消防、救護等生命通道、增加社區綠地、合理配建停車及充電設施、完善照明設施、完善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設施建設、完善“15分鐘生活圈”等方面。
“提高社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則是結合濟南“新城建”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專項工作,在社區建設智慧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培育社區綠色文化”,簡言之,就是通過社區綠色文化宣傳教育制度、社區志愿活動等方式,讓生態文明、綠色文化觀念深入人心,形成富有特色的社區綠色文化。
“通過綠色社區創建行動,使生態文明理念在社區進一步深入人心,推動社區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王志軍說,綠色社區創建是生態文明理念的實踐應用,“以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方式,推進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
20個社區被表彰,確保年度工作任務按時完成
為表揚先進、樹立典型,會上還對歷下區萬科城社區、市中區樂山小區社區等20個創建成績突出的社區通報表揚。
20個社區分別為:歷下區萬科城社區、按察司街社區;市中區樂山小區社區、王官莊八區社區;槐蔭區綠地新城社區、龍騰國際花園社區;天橋區工人新村南村西區社區、翡翠郡社區;歷城區名輝豪庭社區、城郡社區;濟南高新區舜智社區、舜寧社區;長清區園博園社區;章丘區眼名泉社區;濟陽區銀山社區;萊蕪區吳家花園社區、北姜莊社區;鋼城區陳家莊社區;平陰縣錦源社區;商河縣帝景城社區。
“目前,濟南市有109個社區正在創建綠色社區的過程中。”王志軍表示,各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居委會要重點抓好“一社區一方案”的落地實施,按照前期制定的創建行動實施方案,執行好改造計劃,落實好改造項目,確保年度工作任務按時完成。
“對已完成創建的社區再次深入查擺,尋找提升空間;對未完成創建的社區提高標準要求,細化計劃方案;對不能按時完成創建任務的社區,及時挖掘難點堵點,逐級上報、盡快解決”。
“若近期內難以克服,請區縣住建部門牽頭盡快結合實際,更換創建名單。”王志軍說,各區可結合綠色建筑、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海綿城市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停車場及充電樁建設等各項工作、充分考慮社區固有優勢特色,優先選擇創建基礎較好的社區替補列入創建計劃。
“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是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加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希望各社區加大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推動力度,向實現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目標不斷努力。”張慶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