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一家專門的老年玩具店成為“網紅”,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
一提到玩具,人們就會覺得這是孩子的“專利”,跟老人似乎沾不上邊。其實,“老小孩兒”和孩子一樣,也需要玩具的陪伴與慰藉。況且,老人玩玩具除了娛樂之外,還能從各方面鍛煉腦力、心力和體力,益處良多。在一些較早步入老齡化社會的發達國家,老年玩具非常盛行。如在日本,繪畫、拼圖、知識卡片、魔方等是老人的最愛。從這些發達國家的經驗以及近些年媒體關于我國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可以發現,我國老年玩具市場巨大,且需求正呈現快速增長之勢。北京這家老年玩具店能躋身“網紅”,正是因為順應了趨勢,契合了需求。
然而,與巨大的需求呈現鮮明對比的是,老人“專屬”玩具供給的匱乏。多家媒體的調查顯示,目前,老年人的娛樂方式比較有限,或者走傳統路線,打打麻將、下下棋等;或者玩些益智玩具,陀螺、空竹、九連環等。然而,這些并非老人“專屬”,專門針對老年人開發的玩具供應極為短缺,離專業性和規?;怯泻荛L一段路要走。而且,這種供需不匹配也表現在其他的老年用品市場中。
為什么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卻被供給“視而不見”?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觀念上。新老齡時代已經到來,然而,人們的觀念卻沒有完全跟上。對于安度晚年的理解,人們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物質層面上,而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夠重視。老年玩具之所以一直難成氣候,就與人們對喜歡玩樂的老人的偏見有關,正是這種偏見讓老人在娛樂方面的需求總是被忽視。
觀念的轉變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無所作為。我們要正視老年人的需求,從培養專業人才入手,積極化解供需不匹配的難題。要加大力度培養老年學、老年醫學、老年心理學、康復醫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無論是在老年用品的設計上,還是在服務上,不斷提高供需匹配精準度,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為老年人打造一個開心、舒心的晚年?! ?胡俊)
標簽: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