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3毛錢為何讓他惦記51年?這背后有著一個怎樣的故事?

      來源:大河網時間:2020-11-16 09:07:43

      “為了51年前的3毛錢,我想借貴報發布一則‘尋人啟事’,幫我找找那位好心的河南人!”

      11月13日下午,在國家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久鼎箜篌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立項委托課題《中國民族樂器產業狀況調查與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書偉,在調研結束后專門找到記者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區區3毛錢,為何讓王書偉惦記51年?這背后,又有著一個怎樣的故事?

      1969年8月的一天,在陜北延安地區插隊的王書偉坐火車返鄉探親,遭遇了人生的“至暗時刻”。

      “用僅有的18.7元買完車票后,我兜里干干凈凈、一分錢不剩!”王書偉說,西安到鄭州的火車,慢悠悠開了一天一夜,他能吃到胃里的東西只有涼水和行李中的幾顆生蔓豆,這讓剛滿18歲的大小伙子餓得眼冒金星。

      沒有直達北京的火車,王書偉要從鄭州火車站轉乘去北京的列車。在鄭州火車站候車的2個多小時中,旁邊坐著的一個新鄉大哥主動與王書偉攀談,了解到他的境況后,馬上去車站廣場買回一大堆食物和水果,熱情地送給王書偉作干糧。

      當聽王書偉說,因為沒有錢,到北京后他準備步行十幾公里回家,這位新鄉大哥又從兜里掏出一把零錢,有鋼镚、有紙幣總共3毛多錢,硬著塞到王書偉手里當路費。“當時1毛錢就能吃一頓飯,這3毛多錢對我來說是一筆‘巨款’,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回憶起當時的情形,王書偉不禁濕了眼眶。

      “我當時年齡小不懂事,沒記住恩人的名字和單位,讓我懊悔了51年!”王書偉說,這位大哥當時和他同一班列車,倆人在從鄭州到新鄉的路上聊了一路。王書偉依稀記得,大哥曾拿出自己的工作證讓他看,好像是新鄉哪個國有工廠的工人。

      “他個子很高,1.80米左右;年齡比我大5到6歲,現在應該在75歲左右;五官端正,長得很是英俊瀟灑,我印象里他是一名復轉軍人。”王書偉說,時間過去得太久,他的年齡越來越大,但那位好心的新鄉大哥在他心中的形象卻越來越清晰。

      51年來,王書偉從未放棄過尋找那位豪爽仗義的新鄉大哥,上世紀80年代末還曾專門寫信給新鄉當地媒體,請他們幫忙尋找,但因為有用的信息太少,始終沒有結果。

      “如果能通過你們的報道,找到我的‘新鄉恩人’,我會帶著全家人當面送出‘遲到51年的感謝’!”69歲的王書偉說,這次找不到的話,他會繼續找下去,也會把河南人這“3毛錢的故事”繼續講下去。

      標簽: 3毛錢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鄭州白領近7成有跳槽行動
      下一篇:市民一定不要自行上街撿拾白果,盲目加工食用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