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地處北半球高緯度地區,三分之一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不利于農作物生長。因此,芬蘭政府重視糧食安全問題,民眾比較珍惜食物。至少從10年前,芬蘭就開始重視減少食物浪費,注重將糧食安全、環保節能及碳中和戰略相結合,社會各界參與節約糧食的意識和力度不斷加大。目前,芬蘭年人均糧食浪費僅20至25公斤,少于其他歐美國家。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對糧食安全的關注
芬蘭農業部長賈里·萊帕近期表示,歐委會于2020年5月發布的《農場到餐桌戰略》考慮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對糧食安全的風險,該綜合戰略涵蓋了從初級生產到消費的整個食品鏈。歐委會計劃在2021年制定一項應急計劃,以確保歐盟在所有危機情況下的糧食安全。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意見,歐盟將糧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定為到2030年浪費減半,現在歐委會已制定了統一測量糧食浪費的通用方法,并要求歐盟成員國從2020年起自行測量并報告數據。
萊帕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表明,擁有覆蓋整個歐盟的具有抗災能力的糧食系統是多么重要,改善食品部門的供應安全符合每個人的利益,上述戰略考慮了糧食安全的整體可持續性,確保在所有情況下的糧食安全。
今年2月,芬蘭政府宣布,芬蘭計劃在2035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碳中和的國家,而糧食問題也是碳中和經濟的重要部分。芬蘭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評估,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包括農業部在內的政府各部門都需要確定具體的減排目標。糧食損失和浪費所消耗的碳足跡是巨大的,糧食在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會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和壓力,因此節糧是減少碳足跡的重要途徑。
8月31日,芬蘭環境研究所發布了政策摘要,要求國家飲食指南更加強調生態和營養的可持續性。此外,北歐飲食指南目前也正在更新中,將作為未來芬蘭修改飲食指南的參考基礎,該指南對全國幼兒園、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提供的食物進行規范,私營經營者也可按此準則進行操作。
采取自上而下的減少糧食浪費的措施
芬蘭政府重視糧食安全及減少食物浪費,甚至將其上升至戰略層面。芬蘭自然資源中心高級研究員尤哈-馬蒂·卡塔亞于里指出:“我們缺乏系統性的頂層措施來減少整個鏈條的浪費,并管理消費者的行為。”
為解決這個關鍵問題,芬蘭政府委托芬蘭自然資源中心牽頭,制作全國食品浪費路線圖,建立國家食品廢物監測系統,覆蓋芬蘭境內的全部食品鏈。該項目主要由芬蘭農林部出資,自然資源中心、相關部委以及整個食品工業及利益相關者參與。路線圖將于2021年初完成,2021年秋季具體化,包括簽署自愿協議、促進技術和研究、加大對教育和培訓投資、各行為體開展合作等方法,并對糧食浪費責任方進行定義和具體類型劃分。
到2020年底之前,芬蘭將統計和評估今年全國食品鏈浪費和損失的具體情況,在此基礎上制作路線圖。路線圖將提高減少浪費的措施的有效性,可為食品公司提供詳細信息,幫助其進行合理規劃。
根據芬蘭自然資源中心目前的監測結果,雖然浪費少于其他歐美國家,芬蘭整個食品鏈中仍有約10%至15%的食品被浪費。其中,家庭浪費約占全部食物浪費的三分之一,蔬菜、水果和咖啡是芬蘭家庭浪費的前三大類,而咖啡浪費超過家庭總浪費的13%。此外,食品的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也存在著一定比例的損失。據評估,芬蘭全國每年損失和浪費的食物相當于35萬輛轎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零售企業和家庭是減少浪費的主力
減少食物浪費需要整個食品鏈上的各環節共同努力。在這方面,芬蘭食品貿易行業率先行動。芬蘭零售業2019年發布行業《食品效率承諾》,旨在減少食品生產、分銷和消費等環節浪費對環境的影響。承諾中有一個重要指標,即到2021年底將芬蘭零售企業的食物浪費減少到1.75%,2019年的這一數據為2%。該指標將作為行業低碳路線圖,支持2035年實現全國碳中和的愿景目標。根據初步報告,零售商通過采取《食品效率承諾》的相關措施,每年減少了200萬公斤以上的食品浪費。9月7日至13日,芬蘭零售企業開展了“損失周”活動,并舉辦“食品鏈損失網絡研討會”,討論減少食物鏈浪費的工具和實施辦法。
芬蘭零售巨頭S集團在減少浪費方面表現出色,過去5年,該集團食品損失量減少了15%。2019年,該集團連鎖零售店的食品損失量僅為總銷售量的1.5%,且大部分過期食品用于制造生物乙醇。S集團可持續發展部經理森雅·佛爾斯曼指出,減少食物損失有兩方面意義: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氣候行動效益。該集團的經驗是,減少浪費的最有效方法是訂貨時謹慎評估進貨的種類及數量,其次是進行夜間促銷,打折銷售臨近過期的食物。此外,S集團還在首都赫爾辛基市中心開了一家名為“快樂農夫”的餐廳,利用零售店中即將過期的各種食材制作美食。由于每天送來的材料都不一樣,極具創造性的廚師會變化出各種不同的菜肴。
無獨有偶,芬蘭公益組織“從浪費到美味”開設了一家“循環餐廳”,該餐廳與多家零售企業合作,每天從商店或超市運回即將過期的食物,由廚師精心烹制成美食銷售。通過提供即將過期的食物,零售企業節省了后續處理費用。“循環餐廳”的運營成本很低,大部分收入都會捐給社會福利機構。東芬蘭大學的研究項目主任尤霍·佩森寧表示,芬蘭越來越多有遠見的餐飲企業加入減少食物浪費的隊伍,食物浪費和可持續性研究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問題,游客和家庭消費者的加入是未來重要的努力方向。
家庭是芬蘭最大的食物浪費源,自然資源中心近期為芬蘭消費者開出了一份減少食物浪費的技巧清單,以幫助消費者轉變采購和使用食物的意識、技能和態度。這些技巧包括:購物前先清點家中將要過期的食品,對冰箱中物品進行拍照,以便購物時清楚冰箱中已有的食品,避免過度購物;盡量購買帶包裝的食物,因為散裝食物價低但容易買多;正確區分食物包裝上印刷的“最佳期限”和“最晚期限”,視需購買;不要餓著肚子去購物,這會增加不必要的購買沖動;相信自己的感官評估,在食物的有效期內最大限度使用未變質食品;將易腐爛的新鮮農產品放在與眼睛齊平的冰箱架上,避免遺忘;如剩余食物成品較多,建議冷凍保存供日后使用。
標簽: 芬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