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

      不能將‘離結比’等同于‘離婚率’民政部辟謠:不科學!

      來源:人民網-社會頻道時間:2020-01-20 11:09:34

      今天,民政部舉行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婚姻登記管理、殘疾人福利等社會事務領域重點工作的推進情況。據介紹,我國近6年結婚率連年下降,去年全國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415.4萬對。 “不能將‘離結比’等同于‘離婚率’”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在會上強調,“以2018年為例,全國結婚登記1010.8萬對,離婚總對數是446.1萬對,離婚率是3.2‰。如簡單按照離婚量除以結婚量計算所謂‘離結比’則高達44.1%,這是不科學的。”

      發布會現場

      去年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02.6萬人次

      王金華介紹,去年來,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成效顯著,救助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 救助管理機構和人員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截至目前,全國有29個省份建立健全了政府負責同志牽頭的救助管理領導協調機制,30個省份將救助管理工作納入了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全國1623家救助管理機構和1525家托養機構已實現檢查全覆蓋。據統計,2019年全國共救助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102.6萬人次,其中在站救助78.3萬人次,60歲以上老年人16.9萬人次,精神病人和殘疾人15.6萬人次,未發生一起重大責任事故。

      在救助尋親服務方面,民政部推動今日頭條、百度、央視《等著我》欄目等開展公益尋親,并在全國100個救助管理機構開展人臉識別試點工作,落實無法查明身份人員100%報請公安機關采集DNA、100%上傳全國救助尋親網。據統計,2019年,尋親成功10195人次;與2015年同期相比,共減少長期滯留人員6萬多人,累計減少財政支出近60億元。

      民政部還針對多個重點領域做出專項舉措:連續第9年開展寒冬救助行動,截至目前已救助近21.8萬人次,其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2.2萬余人次,站外救助近5.9萬人次;加強對貧困地區救助管理工作的支持,2019年對“三區三州”省份資金分配同比增加10090萬元;做好長期滯留人員落戶安置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共安置22471人次,其中落實戶口安置13899人。

      去年全國結婚登記947.1萬對 離婚415.4萬對

      據悉,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補發結婚證和離婚證書403.4萬對。2019年的結婚率和離婚率尚在統計當中,以正式公布數據為準。會上,王金華提示,不能將“離結比”等同于“離婚率”。中國的離婚率統計采取與國際接軌的做法,具體統計辦法是:某年的離婚率=某年離婚對數/某年的平均人口數×1000‰。以2018年為例,全國結婚登記1010.8萬對,離婚總對數是446.1萬對,離婚率是3.2‰。

      會上提到,2014年起,我國結婚率逐年下降。民政部二級巡視員楊宗濤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是適婚人口總數下降。計劃生育政策下,出生人口數量減少,這是當前結婚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二是不少人的婚姻觀念發生了變化,對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現象越來越常見,社會包容度也在提高。三是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輕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結婚年齡不斷推遲,相當一部分適婚人口沒有結婚。對此楊宗濤表示,結婚率與社會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民政部和各級民政部門將完善相關社會政策,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積極的戀愛觀、婚姻觀和家庭觀。

      會議還介紹了全國婚姻管理為推進規范化、信息化所實施的具體工作:一是全國聯網審查、人證核驗、人臉識別、人工智能得到有效運用,有效減少弄虛作假騙取婚姻登記的行為。二是啟用《婚姻登記信用風險告知書》,開發了全國婚姻登記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婚姻登記失信懲戒機制不斷健全。三是推動遏制天價彩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正之風,深化婚俗改革,減少因婚致貧。

      殘疾人兩補貼系統全面上線 通過手機在線申請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年。為解決貧困重度殘疾人脫貧難題,去年來,民政部下發了多個相關通知辦法,全面部署和啟動了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工作和新的“??倒こ?rdquo;,指導深度貧困地區省級民政部門為貧困殘疾人配置康復輔助器具和進行手術康復。

      王金華介紹,2019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得到持續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已在全國上線運行,殘疾人兩項補貼“掌上查”與“掌上辦”功能初步實現。殘疾人只要拿出手機點一點,就可通過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寶小程序在線申請兩項補貼。據統計,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國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的殘疾人達1031.3萬,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殘疾人達1322.2萬。

      此外,相配套的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也得到關注。去年來,民政部遴選上海市等13個地區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指導石家莊等12個地區深入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省級民政部門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認定行政審批事項。

      在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和民政精神衛生事業發展方面,民政部研究起草了《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規范》,會同中國殘聯起草并推動國家標準委頒布《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托養服務規范》國家標準,探索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制,積極推進民政精神衛生事業發展。(孟植良 賴晨璐)

      標簽: 離婚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第34屆龍慶峽冰燈藝術節璀璨開幕
      下一篇:消防安全才是真的安全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

      久爱免费观看在线精品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最新国产国模无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samp id="tgzrj"><video id="tgzrj"><nav id="tgzrj"></nav></video></samp>

      <samp id="tgzrj"></samp>
      <legend id="tgzrj"><font id="tgzrj"><tr id="tgzrj"></tr></font></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