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上海3月16日電 (記者 許婧)3月15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所謂“泰國香米”是由香精勾兌而來。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上海楓米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涉事。
記者16日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市場監管部門連夜奔赴現場,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上海楓米實業有限公司涉嫌違法加工香精問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關注,第一時間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局開展調查。
“央視315晚會”曝光,在安徽壽縣永良米業,庫房里放著一堆堆加工好的大米,外包裝上寫著“泰子王”二代泰國香米。但這一“二代泰國香米”實際和泰國香米沒有任何關系,而是用“泰國香米香精”勾兌而來的“香精大米”。普通的安徽本地大米,加了香精,搖身一變成了來自泰國的茉莉香米。
隨著調查深入,記者發現合肥市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楚豐工貿有限公司等多家米廠,都從上海張江地區一香精廠的郭經理處購買香精。
調查發現,郭經理所在的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無生產許可從事香精生產,且存在生產環境不合格等問題。除了大米香精,朗楓公司還加工生產其它食用香精。在該企業原料庫房,成百上千種原料被隨意堆放,大部分外包裝上粘貼著各種代號,看不到具體名稱。
3月15日深夜,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以及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監管人員連夜前往位于浦東張江的朗楓香料有限公司,現場香料味厚重。
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連夜組織執法人員對涉事企業開展現場檢查,對工作人員進行詢問,檢查企業的證照、倉庫、票據、原料等情況。涉事企業經營范圍主要從事魚餌誘食產品生產,日用化學產品制造等。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如查實其違法行為,將依法從嚴查處。(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