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數字貨運平臺滿幫集團推出面向千萬貨車司機群體的碳賬戶,這也是目前中國公路貨運領域首個司機碳賬戶體系。當天,滿幫集團還與南京郵電大學圍繞“雙碳”簽訂了戰略合作,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打造區塊鏈公路物流碳足跡管理平臺。
公路運輸領域被認為是整個交通領域最為重要的碳排放貢獻領域。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公路貨運的碳排放約占全部交通運輸領域總排放量的50%左右。但和城市交通不同,公路貨運目前占主流的重型卡車使用清潔能源的占比不足3%,運輸效率提升成為短期內碳減排的重要戰略方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該套貨車司機碳賬戶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在滿幫平臺車貨匹配場景的應用,具備碳足跡積累、碳排放計算、碳等級展示等功能。滿幫集團為平臺首批3000余名貨車司機開通了碳賬戶,設立專項資金,發放綠色權益,助推有效運輸里程增加,降低單位碳排放量。
滿幫集團總裁郭浪波認為,目前整個社會的低碳轉型多是基于消費端,主要以需求來推動供給端進行變革。貨車司機作為重要的運力供給,為他們打造看得見、可兌現的碳賬戶,是從行業供給側來減少公路貨運行業的碳排放量,帶動公路貨運行業快速達成行業低碳方式的實現。
長期以來,貨車空駛率達到40%以上,加上車貨之間供需的不匹配和運力總體過剩,造成了大量的空駛和低效運輸,這也是公路減碳最大的挑戰。
據了解,滿幫平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實現了供需兩端的高效匹配和路線優化,有效降低公路貨運的“三空”,即空駛、空置、空載,因而降低了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的碳排放因子。
近年來,滿幫平臺累計減少碳排放達一千萬噸,相當于為司機節約了46.5億升燃油,平均為每個司機降低1萬至2萬元燃油費支出。從社會價值來看,如果按一棵樹減碳18千克/年計算,滿幫平臺大約相當于種植了約5億棵樹。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任豪祥認為,滿幫集團開創性地在平臺創建司機碳賬戶,這將為公路貨運低碳發展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和技術路徑。同時,有利于提高廣大司機的節能降碳意識,培養節油駕駛習慣。